蝶变志愿

当前位置: 蝶变志愿 > 填报 > 正文

高考填报志愿怎么选择专业?应该注意什么?

2021-05-19 14:58:08文/十七

每一年的考前,家长和考生都会百般纠结的选择院校、选择专业,选择院校其实相对简单一些,都能查的到,实在不理解可以在自己的本省以内去选择,分数真的不少的话可以选择一个985或者211,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高考填报志愿怎么选择专业?应该注意什么?

但是选择专业就不同了。这意味着考生以后的就业方向,现在的专业又很多,就业方向也是五花八门,看字面上的意思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,那么对于专业的选择这一块,我们到底应该注意哪些呢?了解专业分以下几点。

专业与学科之间的关系

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,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,作为高校教学、科研等的功能单位,是对高校人才培养、教师教学、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。

中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为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军事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门类(注:本科未设置军事学学科门类,其代码预留。)每个学科门类下包括若干个一级学科,一级学科下又包括若干个二级学科。研究生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科进行的。

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。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,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,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。

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科是偏知识体系而言,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。因此,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,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;

了解专业的内涵

所谓的专业内涵,指专业培养目标、主干课程、就业及研究领域等。通过专业的培养目标,可以发现该专业是否符合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。通过主干课程设置情况,可以了解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的一些区别,判断哪所大学的对应专业更加适合自己。

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,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,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不尽相同。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前,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,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。就业和研究领域等则可以更加深入地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专业的内涵,更加具体地为我们指明就读该专业后的发展方向。

然后还要分析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专业,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就是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,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,是否大多为自己擅长的科目。并且有些专业对于考生性别以及身体条件等会有特殊的要求,也是需要注意的。

不仅仅从名字上了解专业

望文生义,道听途说,以往填报志愿时,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、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。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、时髦的专业,升入大学后,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,产生厌学心理。

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相关的职业。比如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”和“信息与计算科学”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,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,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。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较大区别。

热度高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

现在有许多考生和家长都陷入一个理解误区:只要是热门专业,就业前景就一定看好,这个理解是错误的,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,就业率不一定高。一项调查显示,近几年本科大学生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:能源动力类、化学类、机械类、化工与制药类、土建类、电气信息类、工程力学类、材料科学类、管理科学与工程类、工商管理类。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,有的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,甚至在一些专业中,90%以上为调剂生。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却遭遇尴尬,比如法学、医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生物技术、环境工程、生物工程等。

所以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,不要盲目的去选择,一定要了解好、了解详细,才可以选择。

相关推荐

点击查看 填报 更多内容